7.9日,由中國建博會、中國建博葵花獎評選委員會聯合發起,建博云網、網易家居聯合承辦的《首屆智能鎖&智能門百人高端論壇》在廣州·廣交會展館隆重舉行。
當前智能鎖&智能門市場正面臨著復雜的形勢。市場環境持續低迷,價格戰愈演愈烈,市場定價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競爭嚴重、網絡安全隱患等問題日益凸顯,行業在“劣幣驅逐良幣”中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國家新標準尚未正式頒布,市場亂象層出不窮,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更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這一現象,與會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圍繞各自領域研究、研發成果作主題發言,貝特萊副總經理邱會中也受邀出席葵花對話。會上,他們就智能門鎖產業發展方向的經驗、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技術創新等方面內容以及以技術革新推動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分享,就持續推動智能門鎖行業的蓬勃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貝特萊副總經理邱會中就智能門鎖行業近十年來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強調,生物識別技術作為智能門鎖行業的核心,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其中指紋、指靜脈、人臉識別技術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市場定位。

他指出,從安全角度看,指靜脈、指紋、人臉的誤識率依次在百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萬分之一量級,可見指紋識別能適用中高安全需求場景。從造價看,人臉傳感器的造價基本是指紋的三倍,而指靜脈傳感器極難小型化,造價也比指紋高。指紋傳感的功耗最低,可見指紋識別技術在上述三種生物識別技術中性價比最高。當然每種生物識別技術都有自己的目標市場,指靜脈雖然成本較高,但因其高安全特性,很適合用在在特種門禁、銀行、監獄場景。人臉識別技術則以其優越的無感用戶體驗,適用于機場、海關安檢等高通過率場景。而指紋識別則由于其隱私保護、極低功耗、模組小型化等優點,特別適合對供電和裝配要求嚴苛的智能門鎖應用場景。在行在行業內卷的環境下,許多門鎖廠商在智能門鎖上融合了多種開鎖方式,如密碼鍵盤、磁卡、NFC、指紋、人臉等。不管如何融合與搭配,其中指紋傳感的高性價比優勢已經讓它成為了智能門鎖的準標準配置。需要注意的是,智能門鎖功能繁多,對有些場景來講是過渡使用,這必然導致成本和價格攀升。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用戶會在體驗多種開鎖方式之后,去繁化簡,在安全的基礎條件下,選擇對他們自己來說最便捷且體驗感最舒適的開鎖方式。而我們則在內卷的浪潮里穩扎穩打,不斷夯實自我,穿越行業周期,等待風平浪靜的那天到來。
投遞簡歷